133643_0_600.jpeg

 

其實這是我一直想要跟大家討論的議題:

"學鋼琴跟你想的不一樣"

 

第一關:買鋼琴

家長:李老師,學琴一定要買鋼琴嗎,但我根本不知道小孩有沒有興趣。

李老師:要。(我會不加思索地建議要買)

案例一:借用大樓社區鋼琴→結果容易懶得下樓練(天氣冷懶得出門也可以是種原因)

案例二:用電子琴練琴→過輕的琴鍵容於養成彈琴不出力的壞習慣(超級難改)

案例三:到坊間音樂教室租琴房→一樣發懶,功課都寫不完了還出門練琴?!

案例四:下載app琴鍵讓小孩練琴→這....當然不行.................

 

p.s其實現在講求多元學習下,學鋼琴的人真的比我那年代多出10倍,

以前李老師我要學鋼琴,我媽媽還得去標會砸大錢買(以前還沒二手鋼琴買)

現在太多人學琴下,早就發展出許多利於消費者方案,

一台正統二手直立式鋼琴費用算下來更是優於所謂打著"仿直立式琴鍵"的電鋼琴來的優惠了。

<需要更精確資訊再私下問我喔>

 

 

第二關:認譜

坊間大型連鎖音樂教室的團體班打著"幼兒初學"不需要會看譜就會彈琴的話術招生著...

但我的角色很複雜:

1.專業鋼琴老師→

當然,我接到每個家長把小孩送來我這學鋼琴的,無非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彈得更好,

但坦白說,這類型的孩子會出現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"不會看譜"+"過度依賴老師"

 

2.一個孩子的媽→

我自己的孩子現在五歲十個月,是個男孩子。

(也就是,是個普遍爸媽們覺得男孩子就是比女孩子還要更坐不住的性別)

但我還是選擇了耐心地教會他自主的看譜。

 

【四歲十個月時開始學鋼琴】

但我一樣在第一堂課開始,讓他練習好好地坐好,穩穩地拿起筆來,

慢慢地從辨認左右手-指法-高音譜表-低音譜表-獨立看譜數音符...

24129469_1649568565107560_4342854364279552064_n.jpg

 

24176894_1649568591774224_9082246733254741460_n.jpg

P.S上方那張假錢500元是他自己從他的百寶箱挖出來說要給我當學費的錢....(哈哈)

 

第三關:正確練琴

"學琴"其實是一樣技巧,

所謂技巧就表示是要經過"練習"才能得到成效,進而得到成就感,

只要固定練琴100%都會進步,

但如何正確有效練琴、正確施力於手指肌肉於鍵盤又是另外一門學問在。

(包含了坐姿、肩膀、手指與力氣的運用)

P.S有時候我會給學生看看我的左肩,因為長時間彈琴姿勢不對,

導致韌帶受傷嚴重,差點得放棄學琴,直到遇到高中的鋼琴老師才矯正回來。

所以教學多年我一直把"正確施力彈琴"當作初學者最應該先了解的第一順位,

正確的彈琴=清澈的音色=動人的音樂

 

第四關:堅持

其實我前面可能講得有點嚴肅了,但"堅持"無非佔學琴極大重要因素之一。

技巧性才藝是要經過練習累積而成,

幼兒-國小-國中-高中-大學...

課業壓力+大量補習下就容易中斷練琴,

我也接收到很多媽媽跟我說光每天叫小孩去練琴就會造成親子紛爭,

在此李老師還是要安慰一下各位媽媽們,

其實這是常見問題,但跟孩子商量溝通進而妥協其實很有用,

孩子也不會一直如此,這是階段性問題,

但無論孩子們現在在哪一階段,

都希望爸媽們多給予他們鼓勵跟稱讚,

多幫孩子們堅持一點,

在遇到各種學習挫折下都能當孩子們的後盾。

加油!加油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李老師音樂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