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這個樣!!
哭!鬧!叫!
然後明天會好一點嗎?
ㄟ...其實明天有可能就會變成:
大哭!大鬧!大叫!
這是我小孩:Mars ,今年大班,6歲
我自己是鋼琴老師,心裡卻從不一定要教他鋼琴,我或許當時也沒想清楚....直到..
有一天,他自己去他的百寶箱抽了一張500的玩具鈔,
跑來我面前說:"媽媽老師,請妳教我彈鋼琴好嗎?"
所以,四歲10個月Mars展開了他的學琴之路~~~~~~
一開始的Mars就跟大多數的孩子一樣,
跟自己爸媽們信誓旦旦說會好好學琴練琴,
也沒錯,坐得好好的,乖乖聽老師的話,下課了還會敬禮說謝謝老師~
有練習嗎?有的!
10分鐘~(其實初學的幼兒學琴在家練琴有10分鐘真的也就夠了)
再來給老師上課驗收後,老師的鼓勵跟獎勵下,也就從10分鐘進步到15分鐘了~
這是好的開始嗎?這的確是好的開始~
所以練習有15分鐘後接下來就是朝一次可以練半小時目標前進囉~
(但,一次練半小時根本就是夢想,然後變成爸媽的幻想,最後根本就是妄想!)
我兒子的一次練習15分鐘根本也沒有撐多久,就又變成2分鐘了...
說真的也有可能沒有兩分鐘吧
光看他在邊選譜(今天要先彈哪一本)開始,
然後再跟我吵一下討厭用節拍器,
等到正式開始彈琴的開始,我發現彈錯了,請他從練,然後就馬上爆炸了!!!
是阿~~~
吵鬧順序大概是:
→先爭論他自己根本沒彈錯
→接下來就是他已經彈了800遍了還是錯
→然後說譜很難
→接下來就是否定自己說自己笨
【絕大部分小孩在家練琴的樣子】
【來張練到兇狠殺氣的照片】
有沒有看到,彷彿全世界都欠他的,
夏天還要怪冷氣不冷;冬天皮膚太乾癢又要抓
小孩啊~~~~~~~~~~~~~就是全世界最可愛的惡魔了~~~~~哈哈
不過,這些我都不太擔心,孩子的成長就是一陣一陣的~
這陣子是惡魔級的怪物也有他可愛的一面~
還是老話一句:用方法
雖然課堂上我是他的鋼琴老師,但另一面我也是他的老媽子。
課堂上,Mars生氣哭鬧我一向冷處理(畢竟小孩眼淚跟水龍頭一樣容易開關,我是不可能輕易心軟的)
前幾篇我提過,他在鋼琴課中也只能叫我"老師",
我給他的規定規則跟其他學生是一樣的,
課堂上我是不會露出媽媽樣,威嚴照樣有,因為我現在是老師。
所以他不敢"造次"。
他一生氣人就走了,好像是要去房間繞一圈才回來(應該是希望我去給他抱抱求他回來坐好)
但我是一定不可能去哄他的,久了之後他自己知道這招對我沒用,摸摸鼻子只好又回來彈,
那哭了怎麼辦?
我表情一樣很冷,問他發生什麼事情要哭得這麼傷心,不就只是彈錯了嗎?
彈錯並不會怎麼樣,就再重來吧~
(有家長一定會馬上說:老師可是我有叫小孩重練他們就不要阿)
是阿~怎麼會想要,重練好累我不要重練!
其實爸爸媽媽可以先不緊張著急,
最重要的陪伴還是爸媽,這也考驗著我們當父母的智慧跟耐性了
(很累很煩下了班還要跟小孩吵,我都懂的...)
p.s通常沒有小孩是"叫得動"去練琴的,
練琴是苦差事,跟吃苦瓜一樣,
苦瓜第一口就是苦的,不會有小孩吃下去就馬上愛上的啦...
我用的方法是:你要哭就不要彈了,請離開鋼琴椅上這神聖的地方。
(沒錯,我用了"神聖"這兩個字去形容,我要讓我小孩覺得讓他學琴很不容易,要哭就去旁邊哭)
OK,如果我今天用的方法是"約定好好彈琴",
因為我們已經約定了,所以你再哭鬧不練,當下我就把我小孩趕下琴椅,
"你不准再彈了"→因為你答應過我了!"(這次原則問題)
小孩怕了,因為約定了他沒做,所以媽媽不讓他彈了。
(一定也很多爸媽說,我如果叫我兒子女兒不用彈了他們可開心了!!)
我比較想表達的是:我用的是"心理戰"。
例如:
他今天自己的書桌沒有整理好,所以懲罰是"今天不准練琴,直到你整理好書桌"
所以現在"不能練琴"變成懲罰,所以他去收拾好自己的書桌根等等會好好練琴!
【當然在陪伴練琴時還是需要軟硬兼施+苦口婆心】
【媽媽變身蠟筆小新陪練】
【給他鼓勵說阿嬤很想要聽他彈琴】
【聽音遊戲】
【愛上玩琴=彈琴】
會越來越好的~
Mars從4歲10個月開始學琴,(練琴15分鐘)
然後中間一度只能練琴2分鐘,
現在又突然能彈30分鐘、40分鐘,
有幾次甚至能練到一小時,
我不敢保證他目前的練琴時間能撐多久,
但小孩就是如此吧,變來變去的,
我則是見招拆招。
考驗各位爸媽的EQ跟耐性了!
成果絕對是堅持來的!
幫每一個學琴的孩子加油~
幫每一個辛苦讓孩子們學琴的爸媽們加油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