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上集前提】
這是Mars(我兒子)的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。
我這重磨練的老媽子刻意一次給他報名兩場比賽,
不為什麼,我希望能孩子能在跌倒失敗中做檢討並且學習爬起來!
p.s 在此提供一下比賽的花費大概是多少~
報名費兩場:1800+2500=4300
買新鞋+襪子+上衣+褲子=1800+200+1300+800=4100
4300+4100=8400元
(以上給爸媽們做為參考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說到著,沒錯,我給小孩一次報名了兩場鋼琴比賽,
我對於第一場鋼琴比賽經驗覺得非常糟糕....
(在此就不公佈是哪一場了...在私下問我就好><)
為什麼呢?
1.比賽簡章表示:詮釋度30%、技巧30%、音樂性20%、台風10%、難易度10%
光這"難易度10%"這點我就要開罵了,難易度到底要如何判斷?
這場比賽一共是14個小朋友比賽,我一聽到大家的曲目都嚇到,也太難了吧!!
為什麼我說這些小朋友選太難了?因為我發現全部的小朋友都詮釋的不好!
好吧,講詮釋又有點太多了,
更淺白來講,錯音、拍子、速度,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這群孩子根本就做不到,
我在台下邊聽邊搖頭,雖說整首曲子真的很難沒有出現錯音,但大家出錯機率真的太大了....
我聽著邊想起我的德國老教授說:
「奇怪了,每次遇到台灣來的學生,都發現你(妳)們彈的曲子永遠最難,
但你(妳)們的基本功卻是最差的!日本人的基本功最好,韓國人最靈巧。」
這些話我永遠記得清清楚楚的,所以我在德國把以前練過的曲子重新再來練過。
所有的音樂音色觸鍵早已不同,並且對音樂性的成熟度非常完整,
原來這才叫做學音樂!
但我坐在台下聽著台上這群孩子,唉,我只覺得這叫"揠苗助長",
因為明顯的這群孩子根本沒辦法處理這些所謂"對他們而言還太難的曲目"。
我還有點產生不悅的感受是,
Mars排序一號,我發現有些老師根本都還沒就定位或交談間,他就開始彈了....
這種莫名其妙彈完的感覺我不確定台下老師們來得及聽嗎?
我最最最最氣的是,怎麼樣這都是一場舉辦在某私立音樂系大學的演奏廳,
那台平台鋼琴卻是糟糕到極點!糟糕得不得了!
因為我發現一堆小孩根本都彈不下去,我仔細一看這台鋼琴是台灣有廠牌的鋼琴,
但怎麼會這麼糟糕!
台上倒了一堆小孩根本都漏音,我不覺得完全是孩子們的問題,
那台鋼琴似乎可以說是"壞掉"的等級,根本無法拿來出借!
我猜測或許是外租給人,把好琴留在系上不給出借?
堂堂一個音樂系所................><
OK,所以這產生了一個不公平事件,
我在台下聽,這琴太爛,所有想要做"音樂上細節"的孩子們,完全做不出來!
我看他們有做,但琴真的很不靈敏,輕柔感、圓滑線、曲子的漸強漸弱><
只是一直缺音漏音,因為手指彈下去,有問題的琴根本沒辦法立即反應.....
所以這場比賽前五名都是選的曲目都只要"大聲彈奏",也就是從頭音都給它用砸就對了............
那我每天盯著臭小子手只要站好幹嘛?
那我每天訓練臭小子音色計較每個音的音色要幹嘛?
那我每天要求臭小子仔細聽每個音的平均度要幹嘛?
那我每天要臭小子耳朵張開聽見並且思考旋律線條要幹嘛?
比賽簡章表示:詮釋度30%、技巧30%、音樂性20%、台風10%、難易度10%
我很想問問這群老師到底評省到底是在評什麼東西的.......
(李老師現在又突然想起那當時的不舒服感,一股不服氣!
重點是Mars那天並沒有彈不好,如果不好我這當媽的嚴師會第一個罵他,
但他那天表現並無失常)
這一場的比賽結果公佈,Mars非但沒有擠進前五名,成績還算挺不好的.....
我一開始還傻眼到無法說出話,我氣到覺得這場的評省老師到底是在搞什麼.....
所以曲子選得霹靂難,然後完全沒辦法詮釋曲子就可以得前五名?
這就是台灣音樂教育還是一樣沒有進步!
一群要苗助長的音樂老師還是一樣沒清醒點嗎?
當我快氣死前,我聽到幾個媽媽在討論,
後半段的參賽者成績被拿進去又重新打分數一次,而且是他們親眼看到的。
我聽到這個有點傻眼....(因為前五名還真的都擠在後面...)
分數可以重打?那排前面的孩子呢?公平嗎.....
當我在看比賽成績公布時,
我還是生氣+難過地脫口而出:"這比賽的評分標準到底是什麼!?"
接著就聽到一個家長說:"我家兩個念音樂班的孩子,我聽完這場比賽+成績後真的會昏倒。"
(好吧,以上是不開心的李老師宣洩情緒><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回到家時,Mars難掩落寞,(但老媽子我應該比他更失落+憤怒)
臭小子:"馬麻我什麼名都沒得到,那我就都不能買新玩具了吧...."
李老師:"沒這回事,馬麻沒有覺得你彈不好,你的努力馬麻都看見了!
走,我現在就帶你去買禮物!"
(然後兩個人就去大遠百挑禮物了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比完當天是星期六,星期日兩天都沒讓他練琴,
給他休息個幾天準備下禮拜一、二的期末考試~
公立小學小一也才考兩科,國語跟數學~
我覺得從小幼兒園念全美的孩子,對中文的語感比較沒有,
下學期後好多了,我也早算到他得參加兩場鋼琴比賽,一直在提早幫他複習國字~
那數學這東西也沒什麼好複習的,會就是會,不會就是不會了....^^
考完兩科也是安全過關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好了,別忘了幾天後,第二場鋼琴比賽緊接來臨。
我知道這一場不好比,
所謂不好比的意思是通常"怪物級程度"的高手會聚集這場出現!
前面我有提到,我一次給Mars報名了兩場鋼琴比賽,
兩場比賽只差一個星期間,還夾帶了個學校期末考試,
我有點沒有預料到的是"原來孩子可能會鬆懈",
更何況他只是一個一年級的孩子。
比了第一場考完學校期末考試
"我發現這孩子的專注力戰鬥力消散了.....
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,
比第二場前三天,Mars開始出現因為曲子太熟,變得"太油"的彈法,完全沒辦法緊抓著音樂性,
因為彈琴就變成了只是"手勢"跟一個基本"印象",
接下來恐怖的就是"大失速",小子手好像非常順,順到腦子跟不上,拼命的滑掉跟無法失考...
然後就是一直拼命否定自己的大哭吼,
小子沒辦法理解怎麼自己的手突然無法使喚....
唉,比賽前一天了,連我內心自己都在後悔著:沒事報兩場幹什麼....
我調整了一下心理,問著臭小子肚子餓不餓呢?
然後母女倆牽著去外面早餐店吃東西,再順道去書局挑張他喜歡的貼紙。
回到家後,我把臭小子叫來面前抱著,讓他坐在我大腿上跟他聊聊。
李老師:「弟弟,今天手就是不聽話了對吧,怎麼了呢你有什麼感覺呢?」
臭小子:「馬麻我手都亂掉了,我沒辦法控制我的手。」
李老師:「明天就要第二場比賽了,你想認真看待這件事情嗎?
如果你想的話,馬麻有魔法可以讓你手變好,你想試試看嗎?」
臭小子:「馬麻我想彈好,我想試試看。」
p.s 接下來就是經歷了一個半小時的特訓,重新分手慢練、再慢練,
一個慢小時裡,臭小子沒有唉叫半句,當媽的還是有感動在心裡。
還好,小子有ㄍ一ㄥ住,我們終於在賽前一晚,趕在社區22:00後不能再練琴前,恢復實力了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第二場比賽安排在早上,也就是說Mars是沒辦法在家再稍微練一下的。
這場規模正式隆重,無論是場地、或者是比賽用琴(史坦威)都非常講究。
評省陣容公佈,也都是目前一線的鋼琴老師。
比賽即將開始,為娘的說不緊張是騙人的(還比小孩緊張)
一下子問要不要喝水?上廁所?
一下怕他餓到,要不要吃香蕉?還是巧克力?
會冷嗎?要不要加個小外套?
節拍器要不要聽一下,穩定一下速度?
小子通通都說不需要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媽媽實在好緊張...)
比賽開始後,參賽小朋友們依規定就帶往一樓處,
爸媽們只能全待在二樓上,由上往下觀看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場一共20個小朋友比賽,Mars是第19個。
坦白說,這裡面好幾個小朋友表現亮眼!令人驚艷啊~~~~~~~
選的曲目即使很大,但並不會讓我覺得有"揠苗助長"的感受!
底子打得好,表現度上竟然可以完整呈現老師要的東西,
越聽我內心越激昂,不由得替這幾位小朋友拍拍手,真棒!
(這場"第二場"實力果然跟外界形容的一樣厲害)
等了一陣子終於換到我家臭小子Mars上場了。
其實我這當媽的最後叮嚀的是:"一定要調整座椅,你一定得確定你的雙腳都是放在地上的"
想不到小子一個登台上場,帥氣的用屁股調整座椅前後,
(果然有記住老媽子的叮嚀)
老媽子我雙手合十,秉足氣息仔細聆聽!
說實在的,不錯!實在不錯!直到.....
直到曲子的最好兩小節....來了,
小子在家一樣,就是隨便結束,
每次在家練琴就是覺得要練完了,然後就可以閃人了.....
看吧,來了吧,在家怎麼練就是在台上見真章!
錯音了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結束前的錯音會讓人印象深刻,並且留下"惋惜"+"可惜"的感受,
雖然前面表現不錯....
比賽結果,臭小子沒擠進前五名(特優),他拿了個優等。
20個小朋友比,前五名(特優)+兩個(優等)+13個(甲等)
我認為還可以了,小子算一年級的出登台鋼琴比賽成績還可以接受了~
雖然媽媽難免失落沒拿到前五,
但我還是默默地感動著,小孩因為比賽進步飛快!
每天哭鬧還是最愛媽媽!
p.s1:到現在我還欠他一個高級飯店的自助Buffet
p.s2:這小子不要玩具不要看卡通電影只要吃Buffet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再繼續加油囉,我們二年級再去挑戰一次!
媽媽準備好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