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年前我念完書,從德國回到台灣時,我分別在國小國中高中都教過音樂課長達兩年。
其實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"音樂課"在學校不被看重的感覺。
就連成績好的學生都跟我說:"我爸爸媽媽說國語數學英文這些顧好就好,音樂不重要。"
(坦白說當時聽到這話真的很落寞)
也的確,學校的音樂課老是被"借"去給別科老師考試,
然後音樂課堂上,一堆學生在偷寫作業、背單子、傳紙條、打LINE或滑手機。
我不經在想,這些孩子被制式化的考試,壓得喘不過氣來,
難不成這時代只有分數升學才是一切嗎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李老師為什麼開始學音樂?】
我是南部小孩,李老師我上面還有個哥哥,
我那個年代,當時沒有所謂的能力分班,都是長態分班,
我的哥哥運氣比較不好,被分到了所謂的"流氓班",
印象中,哥哥小學就被欺負,回到家時脖子上都有抓痕,原來是被嘞索要錢,
所幸當時爸爸跟舅舅當時出面去學校一趟制止了當時的惡霸。
我中班開始學琴,算非常有天份。
我媽媽又聽說"音樂班"的師資都是有挑過的,(其實是不想讓我也跟哥哥一樣處境)
希望我能在一個師資優良環境又單純的班級念書,
(然後老話一句就是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)
所以我就去考了音樂班,天分+運氣都不錯,我就一路考進音樂班音樂系+國外研究所。
然後就是興趣+運氣,當了鋼琴老師。
【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學鋼琴?】
但時代不同了,現在教育講求多元發展,
以前學音樂男女比可能是2:8 現在可能4:6了喔
連同爸爸都也支持小孩該學點美學(以前爸爸們似乎比較在乎的是數理)。
當然家長讓小孩學鋼琴想法五花八門,
申請學校加分用、綜合發展、磨耐性、一技之長,
比較特別的要求是,有些私立學校會要求小孩要會一樣才藝,
以後要去國外唸書的也有遇到同樣的例子過,
還有些是爸媽社交場合的需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為什麼我讓自己小孩也學鋼琴】
我沒有這麼老派覺得"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",
(因為其實要變壞怎麼樣都能變壞吧.....)
我讓自己的小孩也學琴,是因為我想讓他練習"接收挫折"+"練習上台"+"練抗壓性"
沒看錯,我沒打錯,是"接收挫折"。
然後我自己教他又特別嚴厲。
練琴是這麼一回事的,我內心在想
我常看到現在fb會飄出一些音樂廣告,類似簡單學琴輕鬆彈奏,
我內心在想:"學過鋼琴的人一定會覺得這太鬼扯了。"
在我面前哭的學生真的好多好多,
學生們哭是因為很嘔,真的很嘔,[明明昨天在家裡都還彈得不錯的]。
嘔到哭,或者是怎樣都彈不好,呼......
我看著這些哭到不行選擇放棄,或爸媽捨不得孩子流淚哭泣決定替他們放棄的孩子們,
我一直思考著我可以教我孩子什麼,或我以後當天使後他是否能自己獨立勇敢立足在社會上。
我決定教他面對挫折與訓練思考。
我常跟學生說,練琴很孤單,一個人關在琴房裡,爸媽不懂同學不懂,大家都不懂,
沒有公式沒有文法,彈對還有可能是運氣,努力還有可能看不見成效,左右情緒又影響練習,不夠扎實或者一上台太緊張,就又全完蛋了....
最可惡的還是,在家check好所有曲目都ok了,一去老師家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,彈得怎樣就是不順。
我看過太多學生在我面前哭了,如果可以的話,老師也想陪你們一起哭,因為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有這麼難?可別忘了練琴要用眼睛、耳朵、手、腦、腳和身體並用了。
耐得住性子,不斷接受自己錯誤,而再一次次的咬緊牙根練習,然後還要在舞台上勇敢面對聽眾!
這是我丟給我兒子學琴的一項重要課題:
"接收挫折->從中學習->對抗挫折->戰勝挫折"
我不需要我的孩子每學期拚張完美的成績單,但我要他在困難中一次次的練習站起來。"
【謝謝學琴帶給我的一切】
李老師我自己在孩提懵懂間持續練著琴,長大後變成鋼琴老師。
說真的,"長大"這兩個字,每年的快速讓我差點來不及反應。
當我從學校畢業後,我就再也不是個學生了,應該說再也不是個小孩了對吧,
這意味著,我沒有辦法在過年時繼續領紅包,而是要反包回給爸媽了,
生活費手機費@#$%$#@˙*這些呢?
是的,我變成大人了!
再來我結婚後生了孩子,天啊 ,我是媽媽了!
我上有老父母,下有孩子了!
一切衝擊讓我來不及反應,
我需要一個可以讓自己短暫躲起來的地方,我希望自己能主宰這世界,而這個世界,我說了算!
小孩不在,學生也還沒來上課間的空檔,是我最舒服安心的寧靜,
點了精油,煮了杯咖啡,
在黃光的屋裡,只有琴鍵與我的相處,我需要這片刻寧靜,再重新出發。
一輩子就真的以音樂為伍了,
所以最開始我也就覺得學鋼琴就是要彈得一首好琴,
最後除了順利成為鋼琴李老師外,最幸福的就是"至少還有鋼琴陪伴著我"。
這是我今天無意間點到的新聞:感動得不得了,覺得會彈鋼琴好幸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