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我們總想著國語數學英文要好,而且這都關乎升學,這的確是事實,並且也很重要
但出社會後的我們,真的有用到高深的國語數學英文嗎?
很少吧................
p.s我現在又開始複習果與英文數學卻都是因為要教自己小孩功課...
國語:教改改來改去,日常生活絕對都能溝通,但寫張自己小孩的國語考卷也考不到90分啊,甚至80幾吧最多,
數學:更不用講了,加減乘除有夠常用,然後其他呢?現在手機當道,連計算機都被淘汰了,手機一拿出來按一按,不然直接問siri也行吧...
英文:除了出國遊玩用得上,(其實也不用,都被手機直接翻譯替代了)(我甚至覺得口音都不是太重要,敢講能溝通就好)
p.s更不用討論到自然、社會兩科了...
但唸好書重不重要呢?我認為是不可輕忽的,
但念好書從來都不是為了保證有一份好的工作或能高薪而念,念好書的理由是把一群理念相當的人聚在一起認識,進而互相學習,互相影響,
對的,念好書是把一群實力相當的人聚集在一起。
然後,當我們還在追逐於把英文補習到天花亂墜之時,還在計較那幾時,這群孩子早就會第二外語(英文不屬於第二外語喔)
p.s在美國念書的鋼琴學生,開始在講西班牙文了^^
然後,我們就會發現,這群實力相當的孩子他(她)們通常不單只會念書,普遍都學過音樂,不說鋼琴,很多孩子甚至會兩樣樂器以上。
而且會發現,班上的前三名通常或多或少都學過音樂或正在學習中。
p.s看著同儕都學著兩樣樂器以上,也主動願意學第二樣樂器了^^
我的另一對學生,除了會彈鋼琴、小提琴、還會吹雙簧管 管樂器(我是她的雙簧管老師)(是的,我除了教鋼琴,也教雙簧管)
然後除了英文,她還講著一口流利的法語...
家裡姊妹講著流利的法語,一個吹雙簧管,一個吹薩克斯風~
媽媽也總是說,姊妹倆會唸書唸煩跑去合奏一曲,吹著玩著打鬧著,(明明都要月考了>^^)
在加拿大面試入學時,教授面試時,除了驚呼這亞洲小孩能用法文應答,還會三種樂器,
四間加拿大高中都順利上榜!
鋼琴是接觸音樂的首選,應該說,我還是會大力建議先有了鋼琴基礎為底,然後再去學習第二樂器,
鋼琴相較於其他樂器,是最容易上手的,也最容易為初學者帶來成就感的樂器喔~